新闻资讯
权威发布:中国传媒产业有望突破2万亿元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7-18 10:24
- 访问量:
权威发布:中国传媒产业有望突破2万亿元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7-18 10:24
- 访问量:
详情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记协)6月19日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这是中国记协连续第四次发布关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总体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传媒产业总体上仍然保持较强的增长力,2016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1607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1%,并有望在2018年突破2万亿元。
新技术推动媒体创新变革
报告指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带来信息传播方式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推动媒体加快创新变革步伐。表现在,一是移动主导。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53亿,占网民总规模的97.5%。网络新闻用户达到6.47亿,网民使用比例为83.8%,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6.20亿。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网络新闻应用已成为中国网民了解国内国际动态、国家政策、社会文化、生活服务等信息的重要平台。
网络新闻/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二是可视传播。2017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保持增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65亿,较2016年底的增长率为3.7%;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5.25亿,增长率达到5.1%。很多媒体集中力量发展视频业务,把视频置于重要战略地位,提高全媒体可视化产品生产能力。
三是平台聚合。网络新闻信息领域,平台化驱动市场分工进一步明确,专业新闻媒体与自媒体成为主要的内容生产者,聚合平台则负责信息分发和传播。当前,不少媒体机构都在构建集聚用户资源的传播平台,依托用户资源扩大影响力、拓展盈利模式,努力从内容供应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人民日报社推出中国媒体融合云,将十几家跟媒体技术相关、在各领域居领先地位的公司的能力做成技术工具,汇集在融合云上开放给全行业使用,以此为底层支撑为媒体融合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基础支撑类、应用系统类服务等。
四是智能驱动。人工智能正在对新闻生产、分发、反馈各环节产生革命性影响,人工智能平台正在成为媒体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新华社在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中,首位机器人记者“爱思”崭露头角。2017年12月26日,新华社发布我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并通过“媒体大脑”生成了中国第一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意味着人工智能与媒体间的融合更加深入、全面。
人才支撑媒体核心优势
媒体做大做强需要人才、资金、资产、技术、品牌等多方面资源,而各方面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归根结底需要人才,人才是媒体发展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优势资源。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增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为新闻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如人民日报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积极探索推动各类人才全面融合互通,鼓励事业编制干部到社属媒体工作,有重点地选调社属媒体人才到本报采编岗位工作,有序推动各类专业人才交流。
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如中央电视台开展媒体融合专题培训,针对全体员工、业务骨干、新媒体运营人员等不同人群,启动分层分类的新媒体生产培训,推动员工能力从电视生产能力向全媒体生产能力转变,相继为新闻中心、体育频道、科教频道等一线部门举办“两会报道新媒体专项培训”“新闻融媒体技能培训”“媒体融合能力提升培训”等专题培训13期,参加人员1420人次。
建立多元人才激励机制。如新华社突出“以奋斗者为本、以贡献者为本”理念,创新专业人才管理使用,突出正向激励。建立荣誉制度,让优秀人才有成就、有地位、有待遇,通过“社长总编辑奖”“创新工作奖励”“集体和个人记功表彰”“十佳编辑十佳记者十佳员工”等荣誉表彰,授予在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事迹特别感人,具有崇高精神风范的个人和集体。完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和奖励政策,落实全员考核、坚持业绩导向,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根据实际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向基层一线倾斜,向采编队伍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媒体融合发展构筑同心圆
报告指出,媒体融合依然是2017年中国媒体发展的主题,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提速升级,内容与平台、渠道、技术、管理一体化发展,正向“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深度融合迈进。中央媒体持续发力引领深度融合,融合传播能力迅速提升;省级和市县级媒体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新兴媒体市场蓬勃发展,网络信息流通安全有序,网民合法表达更加理性,正能量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网络空间从单一主体的政府管理向多元互动的综合治理转变,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一、报刊、通讯社:报告显示,中央厨房模式被广泛采纳;直播、音频、短视频和融媒产品成为创新重点;积极应用新技术打造新平台;利用媒体品牌影响力实现本地化服务。
二、广播电视:“国家队”持续发力引领深度融合;“地方队”因地制宜多元发展;跨地区、跨层级的联合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涌现;有线网络积极实施“智慧广电”和“宽带广电”战略;“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不断涌现;海外融合传播亮点突出。
三、新兴媒体:报告指出,新兴媒体不断加强正能量宣传,积极传递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及时反映民众关切,保障网民合法表达权;网络信息流通安全有序,推动网络健康规范发展。
推动媒体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报告介绍,截至2017年底,共有231564人持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放的具有采访资质的新闻记者证,其中报纸记者84761人,期刊记者6324人,通讯社记者2849人,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电影制片厂记者136224人,新闻网站记者1406人。
报告指出,中国记协作为中国新闻界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加大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的力度,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工作,支持新闻媒体记者依法行使采访权,扩大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覆盖面和影响力。继续发挥新闻道德委员会在治理突出问题、规范职业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围绕新闻行业存在的虚假新闻、失实报道、新闻敲诈等突出问题,倡导行风建设,开展新闻评议,推动媒体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根据新闻事业的实践与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增强中国新闻奖评选的公平公正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中国新闻奖的示范引领作用。
上一个: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分析及未来思路
上一个: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分析及未来思路
相关文件
联系方式
公司:深圳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755-26921699
传真:0755-26910599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大汪山社区桃园路8号田厦金牛广场A座3906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博二维码
深圳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8984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
深圳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8984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